新手媽媽想要順利開奶要怎么去做?
點擊量:
雖然母乳好處多多,但對于新手媽媽來說,順利實現母乳喂養可是一項不小的挑戰。掌握正確的開奶小訣竅,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哦。
1.早開奶:分娩后30分鐘左右,寶寶的吮吸反射最強,這是開奶的黃金時間。盡快開始第一次喂奶,分泌乳汁效果更棒。
2.勤吮吸:吸奶頻率也是刺激產奶的關鍵。寶寶吸得越多,媽媽產得越多。美國兒科學會建議:新生兒應該每24小喂 8—12次奶(甚至更多)。尤其是出生體重低于2.5千克的寶寶,吸吮力一般較弱,要喂得更頻繁些。
3.充分休息:放松身心可以讓泌乳激素更有效地運作,促進乳汁分泌。所以,剛分娩的那幾天,媽媽要注意充分休息。
4.足量飲水: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。每次寶寶喝奶時,媽媽可以跟著喝點水、牛奶等,制造出更多的奶水。
5.預防堵奶:不要喝太油膩的湯水。它們并不能讓媽媽的奶水變得更多、更好。備個吸奶器,剛下奶時寶寶喝不完,乳房會腫脹,可以在兩次喂奶間隙擠出一些。
新生兒不需要用奶瓶喂水或奶粉。很多新手媽媽產后一兩天沒有“下奶”的感覺,擔心寶寶吃不飽,感覺給寶寶喂水、喂奶粉。其實,乳房早在孕期就開始生產乳汁了,寶寶一出生就能供應奶水。只不過新生兒的胃容量非常小,頭一兩天,及時寶寶吸到奶了,媽媽也未必能察覺得到。一般產后2—5天,才能明顯感覺到“下奶”的感覺。
產后最初幾日分泌的初乳,使用母乳分析儀進行分析發現可以提高寶寶的免疫系統產生抗體,保護腸道,減少黃疸發生的概率。這么珍貴的“液體黃金”,當然是越早給寶寶吃越好。另外,給新生兒喂水、喂奶粉,減少母乳的攝入,會降低母乳對寶寶腸道的保護,讓有害細菌和致敏原有機可乘。
沒有特殊情況,不要讓寶寶過早地接觸奶瓶。因為吸吮奶嘴和吸吮媽媽乳頭的方式差異很大,會導致寶寶混淆。而且吸奶嘴比吸吮乳頭簡單得多,寶寶用慣了奶瓶,就不樂意花大力氣去吸乳頭了。更糟的是,奶瓶的出現,似乎從側面“印證”了媽媽可能奶水不夠,喂不飽寶寶,這樣會影響媽媽喂奶的信心!